2025-05-12 14:30:00
近期,安徽博物院推出“安徽文明史陈列——夏商周时期的安徽”展览,其中有两件战国时期的楚国青铜器——楚王匜鼎与楚王熊悍鼎,格外引人注目。 这两件被誉为“父子鼎”的珍贵文物,均出土于安徽淮南李三孤堆墓群,分别承载着楚考烈王熊元与楚幽王熊悍的历史印记。1933年李三孤堆墓被盗挖后,楚王匜鼎留在了安徽
2025-04-01 11:44:00
百花初绽,花朝节至。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引导青少年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3月29日,济南市博物馆联合山东艺术学院,以“铜镜纹样”与“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为核心,结合手工创作与文化体验,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场沉浸式传统文化活动。活动现场,山东艺术学院的志愿者详细讲述了济南花朝节的历史起源与活动形式
2025-04-12 22:38:00
南都讯 记者陈紫嫣 4月11日晚,故宫博物院出品的家庭音乐剧《甪端》在深圳保利剧院迎来深圳的第三轮全国巡演首演。演出以“中华文物家族总动员”为主题,通过拟人化演绎和沉浸式舞台技术,将故宫珍藏文物活化呈现,赢得现场观众的喝彩。文物“活”起来:御前神兽与科技舞台的奇幻碰撞《甪端》以故宫寿康宫明万历掐丝珐
2025-04-19 17:54:00
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 贾凯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时发掘出古墓葬——在航站楼内建起博物馆,让旅客在候机时也能一睹长安盛世颜;西安地铁六号线建设中发现两口不同年代的古井并排而立——设起围栏就地保护,成为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风景……近年来,在陕西,公共空间与考古遗址、文博展览融合的案例频现。为何越来越多考古
2025-04-20 09:13:00
西樵山发现珠三角年代最早的人类遗存,多处考古新发现为海丝研究增添实证,文物古迹活化成为文旅打卡地……记者从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获悉,2024年,在全省各级普查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文物普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25年4月14日,我省复查不可移动文物3.7万余处,三普文物复查率为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