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侵占中国东北全境。
历史不容篡改,真相自有档案为证。沈阳市档案馆(沈阳市文史研究馆)正在举办的“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沈阳市档案史料展”中,多份档案与历史照片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行径。
记者在展馆参观时,每走一步,都如同在历史中穿梭。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持续半个世纪,在此期间,形成了大量历史档案。沈阳市档案馆(沈阳市文史研究馆)展览展示部副部长许卫凡为记者选取了多张具有代表性的档案和照片,揭示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图为1919年《奉天辽沈道尹公署关于日本东拓会社决定在满蒙进行殖民事项一事给沈阳县行政公署的密令》。(沈阳市档案馆馆藏)
一份1919年档案中的
“殖民”二字依然刺目
一进入展馆,参观者就能看见一张发黄的档案静静地“躺”在展柜中。这份档案是1919年《奉天辽沈道尹公署关于日本东拓会社决定在满蒙进行殖民事项一事给沈阳县行政公署的密令》。
虽然这份档案很旧,但是文件中的“殖民”二字依然刺目。许卫凡说:“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军国主义和侵略扩张的道路,逐渐形成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其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尤其觊觎中国东北。日本借日俄战争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强行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逐渐将沈阳视为侵略东北的战略核心。要想真正占领一个地区,军事仅仅是表面,殖民才是真正的目的。日俄战争后,日本加速向沈阳移驻日本‘居民’,‘满铁附属地’和领事馆管辖范围内的日本人口从1907年的3057人增至1924年的18111人。1917年10月,日本设立东洋拓殖株式会社,专门从事经济方面的殖民业务,企图将沈阳经济命脉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我们把这份档案放在醒目位置,就是希望告诉世人,从19世纪末至九一八事变前,日本通过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殖民手段,对沈阳及周边地区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侵略渗透,致使沈阳一步步坠入灾难深渊。”
从1907年到1931年
“满铁奉天附属地”
每十年面积增长近一倍
1931年9月18日,日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就此爆发。
许卫凡说:“清朝末期,日俄在中国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强盗与强盗之间的血腥厮杀。其间,日俄双方在沈阳城周围进行奉天大会战,以沙俄战败告终,日军占领沈阳。1905年9月,根据双方签订的《朴茨茅斯条约》,沙俄将霸占的中国东北南部地区(亦称南满)权益转让给日本,沈阳从此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

许卫凡拿出《1907年奉天附属地平面图》,他告诉记者:“《朴茨茅斯条约》签订后,日本将从沙俄处获得的‘铁路用地’改为‘南满铁路附属地’,奉天附属地是南满铁路附属地的一部分,其范围东至和平大街,西至兴工街,南至南八马路,北至北七马路。奉天附属地内实行日本法律,设警察署、学校、工商业机构等,形成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系统之外的‘国中之国’。1907年奉天附属地面积为149.7平方公里,之后,日本不断对周边进行蚕食。到九一八事变前,面积大约482.9平方公里,基本每十年面积增长近一倍。”
展览中,有多张与“满铁奉天附属地”相关的珍贵历史照片一起展出。许卫凡说:“‘满铁奉天附属地’的扩大,说明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从未停止,这都为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关东军演习
已扩展到沈阳城周围地区
九一八事变前,为制定完整的作战计划,日本通过驻沈阳的情报部门大量搜集各类情报,为其制定侵略政策提供支持。同时,日军频繁在沈阳城郊及南满铁路沿线制造摩擦事件,试探中国的反应,并以“防御”为名,在皇姑屯、北大营周边等地区频繁举行实战演习,增派部队,修筑炮台。1931年7月,日本秘密向沈阳运送了两门重炮,一门对准北大营,一门对准沈阳机场。1931年8月至9月间,日本关东军的演习从白天到夜间,甚至还专门进行了“严寒气候作战”等多种针对性演练。

许卫凡说:“我们展出的一份名为《外交部驻辽宁特派员办事处交涉员王镜寰为驻辽日总领事馆函称奉天守备队步兵第二大队拟由民国二十年六月八日至六月九日实施演习饬警晓谕附近居民知照事给沈阳县政府的训令》的历史档案,说明日军的演习地点不仅涵盖了南满铁路所有沿线,而且也包括沈阳城周围地区,如苏家屯、皇姑、东陵及浑河沿岸等。从多份档案记载中看,日军的演习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百姓的生活。”
展览现场还展示了1927年5月《日军少将斋藤恒率数十名军官擅入沈阳地区进行军事侦察活动》等珍贵历史照片。
许卫凡说:“这些珍贵的照片和历史档案,足以证明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行径。”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杨博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