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基层治理 | 赛罕区:“铁三角”机制 推动基层治理见实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3:40:00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赛罕区委社会工作部会同有关部门聚焦群众需求,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坚持以党建引领凝聚带动各方力量,全面推进“网格(小区)党支部+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基层“铁三角”微治理模式,通过组织下沉、服务延伸、机制赋能,不断健全组织体系,持续创新网格服务、广泛凝聚共治力量,推动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全面打通党建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推动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全方位提升。

将组织下沉,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赛罕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组织下沉,把党建引领“融”进基层治理,推动基层治理“活”起来。将全区128个社区和101个行政村共划分为1378个网格,为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组建网格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设立党员中心户,将党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网格深度融合,以“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单元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为基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选配在职党员和热心群众担任楼栋(单元、联户)长,建立起覆盖全区各社区的楼栋(单元、联户)长队伍,形成党组织牵头、网格员统筹、楼栋(单元、联户)长联动的基层“铁三角”治理机制,实现组织全覆盖、管理无死角。截至目前,赛罕区已成立935个网格党支部、934个楼栋党小组,选配党员楼栋(单元、联户)长7394名。在“铁三角”治理新模式下,网格党小组、专职网格员和楼栋(单元、联户)长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形成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有效提升了社区基层治理效能。

把服务延伸,构建基层多元共治机制

针对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多网格工作重复、服务资源分散、治理效率低下等难题,赛罕区坚持党建引领,整合公安、法院等14家职能部门资源,推动基层执法人员下沉到网格,形成“多网合一”服务管理模式,确保治理力量和服务资源能够精准延伸到社区、网格,实现治理与服务的无缝对接。对于一般的邻里纠纷、矛盾隐患、民生事务,由专兼职网格员进行现场处理;对于复杂问题,通过党小组召开协商议事会,由党小组成员、专职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居民代表、物业公司等多方共同会商处置;对重点难点问题、风险较大的隐患,则按照分级流程上报,由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办理。这种多元化闭环服务机制,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率和效果,让居民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兴安南路街道积极构建“网格党组织+专职网格员+楼栋长”三级联动、协同发力的基层微治理“铁三角”工作机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服务触角延伸,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目前,街道已设立10个社区党组织、138个网格党支部,选拔441名楼栋长、1125名单元长。其中,小台什社区成立了“老支书调解室”,由经验丰富、威信高的老支书和老党员担任楼栋长,参与调解工作,目前已成功调解12件矛盾纠纷,成为街道矛盾调解的特色品牌。这些楼栋长已成为基层治理的得力助手,他们凭借对社区的热忱,及时化解居民矛盾,提升社区凝聚力,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以机制赋能,激发基层治理自治活力

为充分调动楼栋(单元、联户)长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基层“铁三角”微治理体系建设,赛罕区在金河镇曙光村试点开通了数字化积分管理系统,通过“服务换积分,积分换礼品”方式,激发联户长和村民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联户长履行动态信息摸排、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重点人员管控、政策法规宣传、邻里互助联动等工作职责获得相应积分奖励,村民们积极参与村内事务、主动发现报告问题、提出合理发展建议也获得相应积分奖励。通过“积分制”管理,曙光村的联户长、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

赛罕区“铁三角”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组织下沉、服务延伸和机制创新,有效破解基层治理碎片化难题,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下一步,赛罕区将持续深化“铁三角+”治理模式,推动治理成果更多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通讯员/袁妙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