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因一款花生产品宣传图中出现“花生上树”的离奇画面,引发广泛关注。8月28日,良品铺子对此回应称,因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AI生成的图片素材所致,发现问题后已立即更新修正。
花生作为常见农作物,“地上开花、地下结果”是基本常识。然而,良品铺子的宣传图却将花生果实置于枝头。表面看来,这是一次企业营销事故,但其背后折射出企业在管理上的诸多短板。在AI技术日益普及的当下,如何负责任地使用这项工具,防止技术便利成为责任推诿的借口,值得每一家企业深思。
“花生上树”背后,是企业内容审核环节的严重失职。无论是设计人员对AI生成素材缺乏基本的常识判断,还是审核流程中各环节未能及时发现问题,都暴露出企业内部管理的松散。将未经严格审核的素材直接用于产品宣传,不仅让消费者感到荒诞,更会引发对品牌专业性的质疑,无疑是对品牌形象的一种伤害。
此外,食品企业的宣传事关消费者信任,严谨可靠应是底线。良品铺子作为“高端零食第一股”,企业形象正是建立在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之上。如果连花生长在哪里这种常识都混淆,包装袋上有关食品安全的专业信息又该如何取信于人?
从更深层次来看,AI技术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内容生产方式,但工具的创新不能成为责任缺失的借口。企业应保持清醒的认知、负责任地使用这项工具:技术可以提升效率,但无法替代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和严谨求实的职业精神。企业越是追求技术赋能,就越需要加强内部的专业审核机制,建立更为科学严谨的把关流程,不能因为技术便捷而省略专业把关。尤其在食品、医疗、教育等对内容准确性要求极高的行业,若过度依赖AI,而忽视人工审核与专业把关,必然会埋下隐患。
“花生上树”不应只看作一个笑谈,而应成为企业在AI时代内容管理的警示。技术可以一日千里,但企业不能把管理责任和市场信任踩在脚下。只有平衡好技术应用与管理的关系,将技术创新与人类智慧、专业责任有机结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信任。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许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