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溜溜果园核心产品毛利率逐年走低 三年豪掷4.28亿营销黑猫投诉279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9:26: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12年前的夏天,杨幂在各大卫视黄金档刷屏的这句魔性广告语,让溜溜梅的名字被无数人记住。如今,溜溜梅母公司开启了上市之旅。

近日,休闲零食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溜溜果园”)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2019年,溜溜果园曾向深交所提交过上市申请,不过在当年12月撤单。

目前,溜溜果园已形成涵盖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和梅冻在内的梅产品矩阵。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下称“报告期”),溜溜果园业绩稳步增长,不过公司营收非常依赖梅干零食产品,营收占比每年都在60%以上,而梅干零食毛利率逐年走低。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一家休闲食品行业公司,溜溜果园的营销成本居高不下。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及经营开支逐年走高,三年合计超9亿元,其中,营销开支、广告开支合计达4.28亿元。对比之下,其研发开支三年合计不足8000万元。

在当今消费市场,明星代言已成为品牌营销的常见手段,但明星的光环效应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产品质量的可靠保证。截至4月26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溜溜梅的投诉有279条,内容多涉及食品变质、包装胀气、吃出虫子、梅子发霉等。

梅干零食撑起业绩,毛利率走低

公开资料显示,溜溜果园成立于1999年,2001年推出溜溜梅产品,后因“没事就吃溜溜梅”的广告语迅速提升知名度。目前其产品包括四类:梅干零食(包含青梅、李梅、杨梅)、西梅产品、梅冻、其他梅产品(如梅精软糖、梅茶茶汤等)。

根据招股书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24年,溜溜果园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的零售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4.9%;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按零售额计)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5.7%;在中国梅产品行业(按零售额计)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7%。2021—2024年,按零售额计,该公司在青梅果类零食行业及西梅果类零食行业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业绩方面,2022—2024年,溜溜果园的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及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840万元、9920万元及1.4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8.6%、40.1%、36%,波动明显。

分产品来看,溜溜果园较为依赖青梅类产品。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公司梅干零食的营收分别为8.08亿元、8.38亿元、9.7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8.9%、63.4%、60.3%。可以看出,公司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为此,溜溜果园2019年推出梅冻产品,谋求第二增长曲线。报告期,梅冻分别贡献了19.6%、23.5%、25.4%的收入,梅冻的每千克平均售价则从2022年的27.2元降至2024年的18.6元,这使得梅冻的销量从8.5千吨提升至22千吨。

然而,作为溜溜果园的主要产品,梅干零食和西梅产品的毛利率逐年走低。报告期内,梅干零食的毛利率分别为39.6%、37.7%、32.1%;西梅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6.7%、35.1%、32.4%。这可能影响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长江商报记者分析成本结构发现,原材料成本的攀升是毛利率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包括梅子、西梅、新鲜水果及蒟蒻等,报告期,其原材料成本分别达到4.89亿元、5.76亿元及7.71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41.7%、43.5%及47.7%。

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季节性等因素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若无法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采购充足的必要原材料,公司的生产效率及利润率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溜溜果园账上存货也在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2—2024年,溜溜果园账上存货分别为3.63亿元、4.26亿元、5.24亿元。

在行业人士看来,休闲食品行业中,存货较高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首先,存货会占用公司的资金,影响现金流。其次,如果存货积压过多,无法及时销售出去,可能会导致过期或者损坏,从而造成损失。

重营销轻研发,食安投诉数百起

事实上,聚焦“梅”赛道的溜溜果园仍面临不小挑战。

“溜溜梅”作为溜溜果园主打的产品,山寨产品非常多,比如“溜遛梅”“醋溜梅”等,这些高度相似的产品让消费者难以辨别,抢占了一部分市场。

除了山寨,市场上类似于溜溜梅的产品还有很多。不仅仅是良品铺子、三只松鼠、来伊份等综合零食巨头纷纷盯上了具有增长前景的果干赛道,电商、量贩零食等重要渠道也开始大打价格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溜溜果园主动采取降价策略以应对市场竞争。具体来看,梅干零食在三年内每公斤降价4.2元,梅冻产品更是每公斤降价近9元。这种以价换量的做法虽然短期内能够维持市场份额,但长期来看无疑会压缩利润空间,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溜溜果园比较依赖明星代言的营销策略。早在2013年,溜溜果园就邀请了当红女明星杨幂代言,之后又相继邀请了关晓彤、肖战、时代少年团等流量明星代言,试图通过明星效应来推动品牌的发展。

这也使得其营销成本居高不下。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溜溜果园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2.83亿元、3.09亿元、3.10亿元,占总营收的24.1%、23.4%、19.2%,三年累计达到9.02亿元。其中,营销开支分别为0.7亿元、0.77亿元、0.61亿元;广告开支分别为0.67亿元、0.74亿元、0.79亿元。经计算,三年间,溜溜果园营销开支、广告开支合计达到4.28亿元。

相比之下,溜溜果园的研发开支却在走低。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末,溜溜果园只有26名研发专业人员。报告期,其研发开支分别为2367.7万元、3361.2万元、1894.8万元,三年累计7623.7万元,不到销售及经销开支的1/9。

不过,明星代言并不等于产品质量有保障。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截至4月26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与溜溜梅相关的投诉现存279条,相关内容指向产品发霉、包装袋内有异物、买到“空包”等问题。

另据企查查消息显示,2017年12月,溜溜果园被繁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罚,理由是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溜溜果园被罚款1.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33.6元及非法财物。

行业专家表示,溜溜果园的“市占率第一”故事固然吸引人,但资本市场更看重持续盈利能力。若无法突破品类边界、提升净利率,即便成功上市,也难以赢得长期投资者的青睐。

视觉中国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