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聪明药”真能变聪明?家长别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0:02:00    

中高考日益临近,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愈发急切。一些家长来到医院询问“聪明药”。在他们看来,这种药是提升孩子成绩的“捷径”,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

“聪明药”的健康风险与法律隐患

这些被家长追捧的“聪明药”,多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药品。它们本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正常人服用不仅不会变聪明,还可能出现失眠、头晕、心悸、成瘾等严重的健康问题,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危害更甚。

“聪明药”中的主要成分莫达非尼、哌醋甲酯,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焦虑、兴奋过度乃至精神狂躁,可制成新型毒品。我国麻醉药品以及精神类药品分为一类和二类,对于一类药品的管控更加严格,此类药品可能不属于正规渠道能够得到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很多家庭可能是因为根本不了解这一类药品,所以才会服用。因此,需要在社会层面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这类药品的危害程度。

家长应科学理性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面对这些追捧“聪明药”的家长,不少受访学生和家长表示,比起给孩子吃药,更应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家长认为,与其追求所谓的营养品、保健品,还不如自己多给孩子做营养健康的饭菜。

为避免更多家长和学生陷入“聪明药”误区,学校和社会应加强科普教育,宣传科学备考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相关部门也需加大对非法售卖“聪明药”行为的打击力度,防止此类药物流入市场。唯有多方合力,才能让家长和孩子远离“聪明药”危害,回归教育和学习的正轨。

来源:山东教育发布综合《中国教育报》、育见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