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益于客车行业的复苏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宇通客车2024年继续位居全球客车行业销量第一
宇通客车2024年营收突破370亿元、净利同比翻番,海外收入几与国内市场收入相当。
宇通是一家大型商用车集团,产品覆盖客车、卡车、工程机械、专用车和环卫设备。2024年,宇通集团全年累计销售各类商用车6.52万辆,同比增长43.8%。其中,宇通客车全年累计销售4.69万辆,同比增长28.48%,其中客车出口1.4万辆,同比增幅37.73%。
作为大中型客车龙头,宇通客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7.8%,全球市场占有率近10%。全球范围内,新能源客车累计销售近20万辆。
4月26日,宇通客车披露2025年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4.18亿元;归母净利润7.55亿元,同比增长14.91%;扣非净利润6.42亿元,同比增长12.49%。一季度生产客车8934辆,同比增长6.85%;销售客车9011辆,同比增长16.56%,产量销量同步增长。
宇通客车(600066.SH)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达372.18亿元,同比增长37.63%。归母净利润为41.16亿元,同比增长126.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11亿元,同比增长52.87%。
2024年,客车市场大势尚可,中汽协数据显示,全年国内客车市场销量51.1万辆,同比增长3.9%。宇通客车、金龙汽车、中通客车三大客车上市公司2024年销量、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业绩方面,三大客车公司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三位数增长。宇通客车归母净利润41.16亿元,同比增长126.53%;金龙汽车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110.05%;中通客车归母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258.12%。
值得一提的是,宇通客车利润率高达11.06%,显著高于同业。自2020年以来,宇通客车的全年营收从217.05亿元增长至372.1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5.16亿元增长至41.16亿元。
图说:客车相关企业2024财年相关业绩表现。制图/李佳屹
宇通客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分红总额为22.14亿元,这一金额接近利润的一半。对此,宇通相关人士对《财经》表示,公司制定的分红方案已考虑了行业发展趋势、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未来投资规划和外部融资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不会透支公司未来的投资能力。
近年来,海外业务占宇通客车的营收比例越来越高,对此,宇通采用了分散风险的方式,选择较稳定的国际市场布局,多头下注以便分散风险;同时,面对国内市场,开启业务转型,试图从此前的制造商向运营商转变。
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经常可以看到宇通的无轨电车行驶在街头 摄 王靖扬

2024年,宇通客车的出口量达1.4万辆,同比增长37.73%,出口市场份额为22.65%,位居行业第一。据财报,截至报告期末,宇通客车累计出口各类客车超11万辆,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欧洲、美洲、亚太、独联体、中东、非洲六大区域。
海外市场也是宇通重要的营收来源,2024年,海外营收为152亿元,国内市场营收为175.79亿元,几近半壁江山。
汽车业本身是高度依赖全球协作的产业,如今受美国掀起的贸易战影响,一些车企的出海步伐变得更为审慎,有的乘用车公司此前的出海(东欧)生产的计划,也暂且搁置。
宇通试图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各个地区的资源和投入分布较为平衡,因此各地业务贡献较为稳定。宇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财经》,宇通确实向美洲供货,但主要是面向拉丁美洲,受到关税战的直接影响较小。
上海证券研究所报告指出,2024年宇通客车较大出口额度的国家和地区中,主要面向的还是希腊、西班牙、挪威等欧洲国家,以及智利秘鲁等南美国家,却没有形成绝对意义上的依赖关系,借此分散了风险。
宇通相关人士对《财经》回应称,面对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等潜在风险,一方面公司将实时评估宏观环境可能对汽车产业带来的风险,做好分析和预案;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专注主业,持续做好全球化布局,聚焦海外中高端市场,避免中高风险地区。
虽然俄乌冲突和关税战给客车出口带来了不确定性,但出口依然是客车企业值得抓住的重点,一方面是欧盟为代表的碳排放要求趋严,由此带来的新能源客车增长需求;另一方面是包括南南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加速,带来的公交和长途客运需求。
海外市场是宇通重要的营收来源,已近半壁江山。图为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街头的宇通无轨电车。摄 王靖扬

相比直接淘金,卖铲子、卖水、卖牛仔裤是更赚钱的生意。这是个经典的商业故事,如今宇通也在尝试复制这条路径,不仅是造车卖车的制造商,还要当服务提供商。
2025年3月,宇通客车推出覆盖“出行、物流、作业”全场景的商用车服务品牌“宇+直服”。宇通客车推出这种新的服务模式,意在解决新能源商用车服务面临的技术迭代、标准缺失、人才短缺等问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57.6万辆,同比增长28.8%,渗透率突破14.9%。
在这背后,有一个矛盾未被解决: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暴露出服务体系的滞后性。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延华直言:“新能源商用车维修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服务网络主要依赖主机厂授权体系,覆盖范围有限;二是维修标准缺失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三是全国专业维修人员不足10万人,仅24.7%掌握电池/电机维修技能,人才缺口巨大。”
传统服务模式以故障修复为主,难以满足新能源商用车的复杂需求,一次修复率低、响应速度慢等问题频发。
宇通试图通过三条路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一是通过小程序来完成管理、养护和维修,实现智能巡检、远程诊断等;其二将车辆使用状态汇聚成可视化的后台,并对车队管理提供建议;其三是专业的直服团队,响应市场需求。
不只是卖车,更是出售车辆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由此扮靓自己的业绩。年报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宇通客车正在推广直服及建设自有服务网络,全国共建立60余家直营服务中心、20余家配件自营库、60余个巡回服务组,结合1600余家特约服务网点,向客户提供服务。如今,宇通试图把这一服务的重要性提级,并作为更重要的业务板块,下重心布局。
在业内看来,做服务有利有弊,好处是粘性强,可持续得到收益;缺点是持续需要投入、非标准化、需求多元。
客车是典型的生产工具,每一分钱都需要精打细算。宇通相关人员告诉《财经》,公司试图通过算账来推广自己的“宇+直服”业务,提出即时响应,超时赔钱;用车载数据帮助客户提升运营效率,帮助客户取得更好的经营成果。不过,具体带来的业绩增长目前尚难以量化。
责编 | 要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