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阳市中心医院仲景苑:用中医之光,点亮青少年抗郁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07:45:00    

在本该活力四射、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却有部分青少年被焦虑抑郁的阴霾笼罩。据调查显示,我国17岁以下青少年中,约3000万青少年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年轻的心灵承受如此重负。

青少年焦虑抑郁的病因病机:探寻根源,追本溯源

中医智慧认为,青少年焦虑抑郁绝非偶然,而是与以下因素紧密相连:

情志失调: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面临学业、人际关系等多种压力,若长期情志不舒,如过度忧愁、思虑、恼怒等,会导致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气不舒则会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引发情绪异常,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

体质因素:部分青少年先天基础薄弱,像是脾虚、心虚的小树苗,在成长的风雨中更容易摇晃。脾虚使得气血生成不足,心脏就像缺了燃料的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进而心神不宁;心虚则像房屋没有稳固的根基,神不守舍,情绪问题自然就容易滋生。

饮食不节:如今,不少青少年的饮食毫无规律,过度沉溺于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带来的短暂味觉刺激,或是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这些不良习惯就像一个个小恶魔,侵蚀着脾胃的健康,使得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在体内肆意积聚,凝结成痰。痰浊如同一个个路障,阻碍了气机的正常运行,蒙蔽了心灵的清窍,最终让情志陷入混乱。

劳累失度:一方面,过度劳累如同一场无休止的马拉松,耗干了身体的气血,让身体变得虚弱不堪,心神也失去了滋养的源泉;另一方面,过度安逸、远离运动,就像一潭静止的死水,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逐渐减弱,情志的调畅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环境因素:长期生活在家庭氛围紧张、学习压力山大的环境中,青少年的心灵就像被禁锢在黑暗的牢笼,情志被压抑得无法舒展。脏腑功能因此失调,气血运行也失去了正常的节奏,焦虑、抑郁就这样悄然潜入。

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危害:全方位影响,令人痛心

• 睡眠紊乱: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长期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身体发育受影响。

• 身体不适:内分泌紊乱,引发头痛、胃痛、肌肉紧张 ,还会埋下心血管疾病隐患。

• 自我否定:陷入自卑、自责,自尊心和自信心崩塌,自我认知偏差严重。

• 社交孤立:远离社交,变得孤僻冷漠,人际关系发展受阻,甚至可能陷入孤独症。

• 极端行为:严重时会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伤痛。

• 学业荒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厌学情绪滋生,甚至旷课辍学。

中医治疗:个性化的温柔守护

中医治疗青少年焦虑抑郁,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准调理:

• 肝郁气滞型: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怒、胸闷胁痛,以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驱散阴霾,调节情绪。

• 心脾两虚证:症状有心悸、健忘、食欲不振、乏力,用归脾汤健脾养心、益气补血,重注身心活力。

• 痰火扰神证:症状为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口干口苦 ,采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浇灭内火,让心神安宁。

中医纯中药治疗,可规避药物依赖,减少副作用,临床效果显著,为患者和家属带来希望。

典型案例

案例一

15岁的小悦曾经活泼开朗,却被学业压力压垮,情绪低落,厌学甚至无法正常上学。王医生诊断其为肝郁气滞型,为她制定疏肝理气的方案,治疗的3个月里,不仅治病还常谈心鼓励。渐渐地,小悦情绪好转,重返校园逐梦。

案例二

17岁的小宇因家庭矛盾陷入焦虑抑郁,失眠、食欲不振,生活一团糟。王医生辨证为心脾两虚证,采用健脾养心法治疗。期间,王医生像朋友一样,不仅开药,还关注其家庭、疏导心理。2个月后,小宇症状缓解,重拾生活信心 ,回归正常生活。

结语

经中医悉心调治,抑郁症的阴霾终被驱散。患者们的生活重焕生机,学生们告别病痛,怀揣希望踏入校园,再次沉浸于知识的海洋;年轻的职场人也抖擞精神,回归工作岗位,为梦想拼搏。他们都已回归各自的人生赛道,向着未来全力奔跑,拥抱充满无限可能的新生活 。

个人简介

王锦鹏 副主任中医师

中华医学会会员

南阳张仲景传统医药研究会理事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近10年来青少年焦虑、抑郁发病率成逐年增加,此病对青少年及其家庭危害较大,进行了专注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电话:18638957899

坐诊位置

南阳市中心医院门诊楼二楼北仲景苑

预约挂号方式

● 公众号预约:关注微信公众号“南阳市中心医院”或搜索支付宝生活号/小程序“南阳市中心医院”,绑卡后预约挂号。

● 自助机预约挂号:携带身份证、医保卡有效证件,各楼层均设有自助机。

● 诊间预约挂号:诊室医生现场挂号。

● 电话预约挂号:咨询电话: 63200149

来源:南阳市中心医院 徐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