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未戴头盔骑电动车,事故赔偿“打九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8 16:58:00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李亚瑾

在日常生活中,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车辆,近年来该类车辆在驾驶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头盔虽小,却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在事故发生时能对驾乘人员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然而,部分驾乘人员为图一时“方便”,仍存在不戴头盔骑行的情况。

近日,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在交通事故中头部、面部受伤,因事故发生时未戴头盔,法院经审理后依法判决其自行承担10%的责任。

基本案情

某天,王某驾驶二轮电动车行驶时,与对向驾驶二轮电动车的李某发生碰撞,造成李某受伤、双方车辆受损。经交警部门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李某受伤后入院治疗,经诊断存在颅脑、上颌、面部损伤。因双方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李某将王某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

对于原告李某的损失及责任划分问题,法院经审理认为,交警部门作出的事故责任划分是针对交通事故而言,所依据的法律规定及原则与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不同,事故责任认定不能等同于民事侵权赔偿中的责任分担。民事赔偿责任应根据民事诉讼的归责原则,结合事故发生时行为人对损害发生的过错程度综合认定。本案中,交管部门虽认定被告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但原告李某受伤的主要部位在于颅脑、面部,与其未戴头盔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李某对自身损害结果的发生具有一定过错。因此,法院酌定原告李某应对其损害自行承担10%的责任。

法官说法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在发生事故时,车身容易失去平衡,驾乘人员容易被甩出,而头部往往会先着地,或者撞击到车辆或其他物体。在速度加惯性的作用下,驾乘人员头部一旦与坚硬的路面发生碰撞,轻则面部受损,重则颅脑损伤导致死亡。而质量合格的头盔在事故发生时,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是遭遇危险的一道有力防线。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台不同政策,推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驾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以养成安全出行习惯,提升安全防护水平。在此提醒,广大驾乘人员在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时,一定要规范佩戴头盔,既是对个体安全的保护,也是对公共安全的承诺。切莫因舍小“盔”,吃大亏!


投诉、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顶端新闻”客户端,“我想@领导”一键直达;新闻报料或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8639010169(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