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州海珠:深化实施“三化一工程”,绘就“海上明珠”城市管理新风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3:36:00    

2024年,广州市海珠区城管部门持续推进市容环境整治提升,扎实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城市管理工作,助力广交会、中大百年校庆等重大活动顺利举办。海珠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科近日接受媒体采访表示,2025年海珠城管将深入实施标准化环卫整治,提升市容景观环境,不断筑牢安全防线,塑造更高品质城市空间,实现城区“颜值”与价值双向提升。

拥有良好市容环境的广州市海珠区琶洲片区 梁怿韬 摄

深化“三化一工程”,打造海珠亮丽风景线

在绿意盎然的琶洲会展片区,环卫工人正操作小型巡回保洁设备清洁路面。“过去一年,海珠以‘三化一工程’为突破口,在制定标准化保洁流程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人员作业的定岗定责,还为全区新采购了200余台环卫设备,人机结合的作业模式有效提升了保洁效率。”杨科介绍。

杨科表示,2025年海珠城管将继续深化实施“三化一工程”,打造“机械化保洁、网格化管理、智能化管控”作业新模式,推动无人驾驶、新能源、清洁能源环卫车辆落地,实现环卫作业由“人海战术”向“人机结合”转变。细化网格化保洁标准,在原核心区、重点区、常态区的前提下划定精品区,凸显广州塔—琶洲精细化管理海珠名片;制作全区保洁范围图例,实现环卫保洁各要素“一图清”“一目明”。

正在作业的小型巡回保洁设备 通讯员供图

据悉,2024年海珠区完成了60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80个收集点、5个中转站的提质升级。杨科表示,2025年在加速环卫设施升级改造工程方面,海珠城管将推进全区生活垃圾中转站、收集点、投放点等环卫设施持续“焕新”,打造一批外形美观、独具特色、经济实用、使用方便的高质量点位。完成至少2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工作,深入推进全区45座投放点升级,探索建设集“收集房、分类点、环卫驿站、工具房”等多功能合一的综合环卫设施,为城市发展增添绿色动力。

经过升级改造的素社街道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 通讯员供图

杨科同时介绍,围绕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海珠城管将持续优化提升城区市容景观,提升一江两岸、接待酒店、训练场馆等重点范围的市容品质,突出社区品质和“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成效,绘就城区新风貌。

广船社区品质提升 打造“粤海号”禁毒长廊 通讯员供图

拧紧燃气“安全阀”,筑牢市容安全防线

据悉,2024年海珠城管完成了15公里老旧管网改造,组织近5500家餐饮用气企业开展燃气安全全覆盖培训。杨科介绍,2025年海珠城管将落实“一个行动、两个预防、三个重点、四大改造、五进宣传”,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立体化燃气安全治理体系。即开展城镇燃气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加大燃气中毒、违规用气两类现象预防力度,聚焦居民用气用户、涉管施工用地、餐饮行业三个重点用气领域,推进老旧管网、用户端燃气设施更新、高层建筑瓶装液化气“清瓶”、餐饮场所“瓶改管”“瓶改电”四大改造,开展燃气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同时,积极培养一批燃气安全监管业务“明白人”,进一步提高燃气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广州市海珠区开展燃气安全宣传行动 通讯员供图

杨科同时表示,在保护市民“头顶脚下安全”方面,海珠城管将严抓户外广告招牌、井盖设施安全巡查监管整治,完善区街、政企联动机制,联动打造高素质巡查队伍。加速“第五立面”私搭乱建治理,以海珠区十五运会训练场馆、接待酒店及周边为核心,新中轴片区、珠江沿线、内环路为重点,采取“重点巡查,辐射周边”的方式边排查、边整治,以高品质城市环境护航全运盛会。

构建城市运行管理中枢,科技赋能精管善治

在海珠区城市管理监控指挥与质量监测中心,环卫作业车的行驶轨迹、车内监控、作业情况清晰可见,这是海珠城管科技赋能城市管理的实践之一。

杨科表示,2025年海珠城管将继续坚持科技赋能,助推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推进全域智慧城管建设,开发数据统一管理平台、视频汇聚平台,实现城市管理各类数据统一汇聚与智能分析,完善垃圾分类、违建巡查、建筑垃圾处置等城市管理业务数字化“一图统管”,构建全面感知、智能研判、敏捷响应的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加快完善全区装修垃圾一体化处置工作布局,打造“收集—运输—分拣—再生利用—终端处置”的全链条建筑垃圾管理系统,推进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视频卡口抓拍系统落地实施,实现建筑垃圾管理流程智能可控。

无人机赋能智慧查违控违 通讯员供图

文|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成广聚 漆文欣图|通讯员提供(除署名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