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方觉醒丨团结自强之路——从万隆精神看全球南方崛起大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1:23:00    

新华社雅加达4月22日电1955年4月,一场改写世界历史进程的盛会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政府代表共同发出团结、友谊、合作的时代强音,宣告南方国家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登上世界舞台。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图为万隆亚非会议会场内景。新华社记者钱嗣杰摄

70年来,万隆精神被一代代渴望和平、自主和发展的南方国家人民发扬、实践和延伸。

如今的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已经成为维护国际和平、带动世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但同时,强权政治、单边霸凌仍在破坏国际规则,制造分裂对立,世界再次走到关键十字路口。在这一历史关头回望万隆会议、重温万隆精神,将为全球南方进一步团结合作、发展振兴凝聚力量,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澎湃动力。

冲破阻力召开亚非国家自己的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老牌殖民帝国实力衰落,其建立的全球殖民体系摇摇欲坠,亚非地区掀起挣脱殖民统治浪潮,逐步走上民族独立道路。与此同时,美苏开启冷战,一些新生的亚非国家不愿选边站队,寻求自主发展道路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1954年4月底至5月初,被称为“科伦坡国家”的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和锡兰(现斯里兰卡)五国在科伦坡召开首次总理会议,印尼方面在会上首次提出召开亚非会议的倡议。同年12月,科伦坡国家第二次总理会议在印尼茂物举行,正式确定将于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举行亚非会议。

帝国主义势力不愿看到亚非国家联合起来,想尽办法阻挠亚非会议召开。美国在受邀与会国之间挑拨离间、制造不和、煽动对抗。面对种种破坏,亚非国家毫无畏惧,亚非会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如期召开。

这是2024年3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拍摄的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外景。这里曾经名为独立大厦,是1955年亚非会议开幕式的举办地。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印尼时任总统苏加诺在亚非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的演讲。“我希望这次会议将指引人类,为人类指出实现安全与和平所必须选择的途径。我希望它将证明亚洲和非洲已经重生,不,是新亚洲和新非洲已经诞生!”

众多与会代表在发言中谴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呼吁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然而,由于与会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加之西方国家的煽动和干扰,少数国家代表在发言中重提反共观点,甚至将矛头直指新中国。

参会的中国总理周恩来当机立断,决定重新起草发言稿,将此前准备的发言以书面形式散发。他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周恩来说,“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他还逐一回应各国代表提及的问题,消除他们的误解。

周恩来的发言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赢得全场热烈掌声。印度时任总理尼赫鲁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说。”菲律宾代表罗慕洛表示,这是“出色的演说,十分和解,表现了民主精神”。

会议期间,周恩来几次在关键时刻出手,春风化雨般化解分歧,避免会议误入歧途。采访万隆会议的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最终,万隆会议一致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倡导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万隆十项原则的基础,后来被写入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南方国家团结起来

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标志着二战后陆续独立的南方国家开始团结起来。会议倡导的反殖反帝理念为当时仍在追求民族独立的亚非国家提供了思想利剑。

在非洲大陆,曾被殖民枷锁禁锢的各民族在万隆精神鼓舞下纷纷奋起反抗,谱写了动人心魄的民族独立史诗。“万隆会议为非洲国家争取独立的斗争注入强大动力。”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所专家巴卢·德米西说,“当亚非领导人共同举起反殖民主义旗帜时,非洲人民意识到,自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触手可及的命运。”

这种觉醒迅速转化为行动——万隆会议闭幕8个多月后,苏丹于1956年元旦宣告独立。同年,摩洛哥和突尼斯实现独立。1957年,加纳独立,点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一支自由火炬,被称为“黄金海岸的终结与非洲觉醒的黎明”。

民族独立浪潮此后进一步席卷非洲。1958年,几内亚在全民公决中以压倒性多数拒绝法国新宪法,与法兰西共同体决裂。1960年,喀麦隆、多哥等17国升起自己的国旗,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直到1990年,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获得独立,非洲的殖民时代彻底终结。

“现在还有哪些国家在被殖民呢?这就是万隆会议的遗产,即消除世界上的殖民主义。”86岁的印尼女政治家波蓬·奥切·均朱南说。她当年被选中参与亚非会议服务工作,后来成为国会议员。

在争取独立的同时,非洲国家不断谋求联合自强。加纳首任总统恩克鲁玛在独立庆典上高呼:“我们的独立除非与非洲大陆的彻底解放联系在一起,否则毫无意义。”1963年,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通过《非洲统一组织宪章》,成立非洲统一组织。该组织正是非洲联盟的前身。

“在万隆精神指引下,非洲国家不仅强化了政治团结,更在经济领域积极探索共同发展路径,为非洲大陆独立与繁荣奠定坚实基础。”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说。

万隆会议的影响不止于亚非地区,更覆盖整个全球南方。与会亚非领导人发出独立自主和团结合作的呼声,激励更多南方国家寻求不再依附霸权国家的发展道路。

1961年,25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聚首贝尔格莱德,通过《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宣言》,确立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1964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同发表《77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七十七国集团就此成立。不结盟运动的诞生和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整体性南南合作的开始。

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南方国家始终在思考,如何才能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不是依赖殖民者设定的路径。这正是万隆精神的体现。”非洲裔美国作家理查德·赖特评价,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不结盟运动和南南合作都是由万隆会议而肇基。

数十年来,世界各地的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不断推进地区整合与经济一体化,东南亚国家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联盟、东非共同体、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等区域组织日臻成熟,金砖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日益壮大,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逐步成长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新时代的万隆精神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依然盛行,国际秩序中不公正、不合理因素仍然存在。站在历史十字路口,全球南方国家迫切需要进一步团结合作、联合自强,万隆精神的光芒历久弥新。

201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之际,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来自约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会议结束后,领导人们来到万隆,从萨沃尔-霍曼饭店沿着亚非大街步行前往万隆会议旧址独立大厦,重温当年的历史场景。领导人们宣示,“将继续秉持1955年亚非会议确立的万隆精神,以之作为指引未来亚非合作的灯塔,同时坚持团结、友谊和合作的核心原则”。

回忆起10年前参与报道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的经历,印尼安塔拉通讯社记者尤妮·阿里桑迪难掩激动。“我坚信万隆精神依然是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基础。”她说。

巴西拉丁美洲一体化联邦大学国际关系系教授费尔南多·罗梅罗·怀默认为,当年万隆会议发生在全球反殖反帝浪潮中,如今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依然在坚持独立自主,反对新殖民主义。对反殖反帝、经济独立和国际团结等的追求,与平等、自由、和平等基本价值相一致,越来越多国家在继承并延续万隆精神。

中国为万隆会议取得成功作出重要贡献,始终是万隆精神的倡导者。在2015年亚非领导人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会议成果文件充分吸纳、体现了中方倡议主张。

“当前,全球南方国家更需要坚持万隆精神。”巴基斯坦前外长卡苏里说,中国倡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强调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端,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些都是对万隆会议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更是万隆精神的践行者: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建立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中非合作论坛、中拉论坛、中阿论坛等“1+N”南南多边合作平台,创设总额为40亿美元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在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等近60个国家实施130多个项目,涵盖减贫、粮食安全、抗疫、气候变化等领域,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携手各方构建发展共同体……

“万隆精神不仅要纪念,更要以具体合作来践行。”尤妮说:“中国深耕那些通常被视为欠发达的国家,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人民福祉,是践行万隆精神的先锋。”

如今,连接万隆与雅加达的雅万高铁将两地旅行时间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6分钟,为当地民众提供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出行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个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建设期间,中方向印尼方面累计提供培训约4.5万人次,为雅万高铁稳定运营和印尼高铁网络未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

图为2024年9月13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德卡鲁尔站拍摄的停靠在站台上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不久前,在北京一所高校举办的“万隆回响:中印尼青年学生友好座谈”上,印尼留学生陈静宣动情地说:“如果让我给70年前的前辈写一段话,我会写下:‘你们当年种下的友谊和合作的种子,如今已经茁壮成长,影响深远。我们这一代会接过接力棒,传承万隆精神,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风从南方起,潮自南方来。全球南方国家团结起来共谋发展的磅礴力量终将突破重重障碍,开启人类历史的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叶平凡 许嘉桐 曹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