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棉花,又称英雄花。其有红艳却不媚俗的特点。
它壮硕的躯干,顶天立地的姿态,英雄般的壮观,花瓣红得犹如壮士的风骨。
色彩就像英雄的鲜血。但它开花时,绿叶已经枯萎、掉落。只剩下一树火红。
花枯坠地,因它有祛湿之功效,又被人们捡回晾于入药。

01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
——唐·李商隐《李卫公(德裕)》
今朝我置身于繁华热闹的歌舞之地,木棉花盛开如温暖的阳光,鹧鸪鸟穿越其间轻盈飞翔。
02
木棉花尽荔枝垂,千花万花待郎归。
——唐·皇甫松《竹枝·木棉花尽荔枝垂》
木棉花瓣飘落殆尽,荔枝垂挂枝头,万千花朵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每一朵都在诉说着期盼与思念。
03
坐忘一树无青地,疑是霜林叶尽红。
——明·王邦畿《海云寺咏木棉花》
静坐于一棵木棉之下,只见大地被它的红艳覆盖,仿佛一切绿色退隐,恍惚间以为是霜染层林,漫山遍野尽披红妆。

04
奇花烂熳半天中,天上云霞相映红。
—— 明·王邦畿《咏木棉花》
木棉那奇异的花朵绚丽绽放于半空之中,如同天上的云霞相互映衬,红光流转,灿烂夺目。
05
一望平原若火燎,疑是田单破燕日。
——明· 梁佑逵《木棉花歌》
一眼望去,广袤的原野犹如烈火焚烧,那炽热的红焰,让人不禁联想起田单当年火烧连营,大破敌军的辉煌时刻。
06
千灯一坐放光明,帝网交罗互不争。
——明·李云龙《木棉花歌(其一)》
千盏灯火在同一处释放光辉,各自闪烁而不争斗,恰似木棉花簇拥而立,各自璀璨,交织成一幅和谐共生的画卷。

07
遥望天边红似火,瘴云飞落木棉花。
——元·陈孚《思明州 其四》
远远眺望,天边那一抹红艳似火,原来是木棉花随瘴气流云一同飞落,将天际染成一片浓烈的色彩。
08
相思在望登楼怯,一树木棉红尽花。
——元·陈爱山《绝句二首 其二》
心中的相思之情难以抑制,登上高楼竟也有些胆怯,只见那棵木棉树红花落尽,只剩下无尽的思念随风摇曳。
09
杨柳绿深渔艇笛,木绵红脱酒帘风。
——明·陈则《珠海》
翠绿的杨柳深处传来悠扬的渔舟笛声,木棉花瓣褪去之际,酒旗微动,带来了春天别离的轻轻叹息。

10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棉花发锦江西。
——唐·张籍《送蜀客》
远行的蜀地客人来到滇池之畔举行祭祀,此刻锦江之滨,木棉花正热烈开放,如诗如画的景象点缀这座城市。
11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宋·苏轼《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铭记那城南上巳佳节时分,木棉花已飘零落地,而刺桐花正悄然盛放,交接时光,更迭生命的华章。
12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唐·李商隐《燕台四首 夏》
蜀地的灵魂是否还在孤独徘徊?多少个夜晚里,南方特有的瘴气中,木棉花依然独自热烈绽放。

13
木棉高长云成絮,瞿麦平铺雪作花。
——宋·林光朝《道桐庐有诗示成季》
高耸的木棉伸向云端,其絮如云;瞿麦丛生如雪,平铺大地,二者并举,形成一幅高低错落、红白交织的立体画卷,美极。
14
病骨却寒春不管,柳棉风裹木棉裘。
——宋·黄庚《晚春》
病弱的身体抵挡不住春寒料峭,即便柳絮飘飞,也只能依赖于木棉所制成的棉衣,抵御冷风侵袭。
15
闲田不种木棉树,卒岁可怜无褐衣。
——宋·赵希逢《和邻女搔绵吟》
闲置的土地倘若不种植木棉,那么一年到头,人们便遗憾地缺少了制作粗布御寒的原材料,生活更为艰辛,木棉可是很好的经济来源啊。

16
春尽踏青人不见,桄榔老大木棉红。
——宋·方信孺《甘溪》
春末时节,踏青的人们早已不见踪影,而桄榔树下,木棉花依旧红得热烈,红的滴血。
17
衣无美恶煖则一,木棉裘敌天孙织。
——宋·艾性夫《木绵布歌》
无论衣物材质贵贱,只要保暖便同等重要,而这木棉织成的裘衣,其暖和程度足以媲美天上仙女所织的细锦。
18
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
——宋·杨万里《二月一日雨寒五首其一》
南方春天的特色真的太不寻常,放眼望去,整座城市都被木棉花装点得如火如荼,尽显南国春色的独特韵味。

19
广州城边木棉花,花开十丈如丹霞。
——清·屈大均《木棉花歌》
广州城边的木棉花,每朵都盛开如十丈高的丹霞,鲜艳夺目,直冲云霄,成为岭南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20
花开天暖未为奇,花落天寒可制衣。
——清· 徐搢珊《木棉》
木棉花盛开于温暖春季并非稀罕之事,然而奇妙在于,花落后即使天气转寒,其纤维仍能用于制作冬衣,木棉花的作用真大啊。
21
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
昨日官租科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
——明·顾彧《海上竹枝词(七首)》
平川之上普遍种植木棉花,使得纺织家庭逐渐告别了麻的编织,昨日本是官府催租紧迫之时,街头却多了贩卖木棉纱的场景,原来木棉都已经成为了百姓的生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