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颁布,XX学校于20XX年5月出台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研学细则》,同年9月,制定《新教学推进方案》,组织广大教师一边开展理论学习,一边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有成功也有教训。
本年度,根据XX市教学研究中心关于“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要求,结合XX学校的实践经验,对以上两个文件进行了修订,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
本方案体现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实施、省地市级实施办法的落地、课程教学、考试评价改革。
1.对课程方案、标准由文本形态转化为教育、教学行动的转化过程及其相关的工作做系统的安排,形成学校新课程行动的路线图。
2.增强实施工作的主动性、预警性,确保新课程在学校各个方面的统领作用,把师生的思想和行动集中到课程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破解上。
【制定依据】
1.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及省级课程实施办法。
2.学校的实际情况。
XX学校是一所乡镇学校,位于城郊结合部,随着城镇化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学校建设现代化程度不高、学校规模缩小、生源质量弱于城市学校、教师老龄化、学生家长素质普遍低于城市学校的学生家长,优势在于,XX学校近年来坚持以“构建适合农村学校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为方向,开展阅读、课程改革、课题研究、评价改革等系列化的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基于此,XX学校提出了新课程校本化行动的路线图。
【实施愿景】
实施以6年为一个周期,立足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适合农村学校的课程体系。
总目标:开齐、开全、开足、开好、教好国家课程,自觉回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结合有关课程的教学,加强重大主题教育;贴近学校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全民发展、健康成长负责。
【实施内容】
1.基于课程标准,将教材等课程资源,转化为贴近教育教学设计的,有目标、有情境、有任务和活动、有评价的学习支架,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开展《基于标准的新教学研究与实践》。要求语文以《基于标准的学习任务的设计》为主题,数学《基于标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张齐华学习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主题,英语以《基于标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行备课、上课、作业设计、课改实验;科学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其他学科按照课标要求开展教学。
2.集中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按规定学习好国家课程,推进教学转型,实行高质量的育人,实施好地方课程。
推广“村童野绘”校本课程。加强校本课程系统设计,做到有目标、有内容、有设施、方设、有评价,及时进行课程实施效果论证,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落实课程方案提出的学科课程整合,如1-2年级的道德与法治、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相关内容可以整合,也可将道德与法治、劳动等课程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进行整合。
4.开展“基于乡土场景的项目化”课程、“基于革命文化主题”的项目化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语文、美术、道德与法治、劳动等课程进行整合;组织开展体验探究、制作表达等活动。
5.统筹安排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
课堂教学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打好共同基础,保证高效,让学生完成规定的课业,减少文化课的作业负担、学习负,增加劳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机会的负担,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优化负担结构,不是搞轻松娱乐教育。
课后服务是根据家长、学生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他不是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没有强制要求。课后服务的形式更强调做,更强调活动,强调劳动,强调运动,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
鼓励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灵活运用到课后活动当中,也鼓励学生把课后活动当中碰到的困惑、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讨论。
有些学科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不能限于在课堂上完成,尤其是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要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来统筹、协调。
课后服务要注重推进效率的合作,推动学校与社会各个部门、各方面的合作,丰富课程,要与社会各界合作,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一种服务。
6.统筹课时的长短安排,可结合学情、教情实施长短课时相结合的课时安排。
【保障机制】
1.明确职责
明确高质量设施的保障机制,明确课程设施的支持和保障条件,对学校的人、财、物各个方面做有序的安排。
校长承担课程领导的责任,具体抓好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全校的教职员工都应该积极参与,吸收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广泛的凝聚共识。
学校明确各个年级开设的科目及相应的课时安排,处理好学段衔接问题、分科与综合的问题、集中与分散实施的问题,教学活动与休息的时间安排问题,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的协调问题。
学校还应该促进学校、家庭与社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组织者积极参与到课程建设和管理中的。要推动建立学校与社区、区域内的课程资源共进共享,形成一种共进共享的机制。要对课程实施方案的情况进行调研,推动实施方案的修订和完善。
在教研组层面上,提出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以及校本课程等开发的计划、校本课程的纲要或者供学生使用的课程说明。
2.组织制度
建立课程管理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课程管理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制定校本化实施方案,关注课程育人目标的达成情况和过程性评价情况。包括学校情况、目标与任务、教学与评价、支持与保障等几个部分。同时还应该有学校的课程总表、课后服务安排表等。
3.课程实施评估标准
评估指标 | 是否符合 |
略 | |
4.课程实施需要注意的几个问
(未完)

《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材料汇编》(精编版)新鲜出炉!新品上架!汇编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独特新颖、质量上乘!主要包括学校课程建设的规划、方案、总结、汇报、制度和方法等内容,共6项42篇。具体目录如下:
一、课程规划
0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
02.学校课程建设规划
03.XX学校课程体系规划
04.XX学校课程体系规划
05.XX学校课程体系规划
06.XX学校课程体系规划
07.XX学校课程体系规划
08.XX学校课程体系规划
09.XX学校课程体系规划
二、建设方案
01.XX学校课程建设方案
02.XX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03.XX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总方案
04.XX学校创新课程实施方案
05.XX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06.XX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07.XX学校校本课程建构方案
08.XX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09.XX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10.XX学校新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11.XX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12.XX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13.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14.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
15.XX学校新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
16.XX学校2024学年课程建设方案
三、建设总结
01.XX学校课程建设阶段性总结
02.XX学校2024年特色课程总结
四、建设汇报
01.XX学校课程建设汇报
02.XX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特色汇报
03.学校贯彻新课程方案暨落实新课程标准工作汇报
04.“创建书香学校”及“常态化实施地方课程”汇报
05.XX学校“生态智慧网+”课程建设汇报
五、建设制度
01.XX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制度
六、建设方法
01.学校课程规划和课程管理
02.学校课程建设的规划和实践
03.学校课程体系设计的四大变化
04.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内容概要
05.学校课程建设必须进行“系统设计”
06.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中课程实施策略的布局
07.《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关于校本课程的规定
08.新高考选课走班 学校该如何设计课程方案
09.学校课程建设应该建立在办学理念基础之上